良师益友

当前位置:益友
李博年

发布日期:2025-01-06浏览次数:

李博年,男,满族,中共预备党员,2021级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毕业生。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法学专业。

本科阶段获同济大学同策奖学金、同济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担任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2020浦江创新论坛志愿者等;研究生阶段获同济大学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同济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参与多项省部级软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并形成论文及研究报告;担任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第六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第二届团委委员,同济大学第二十七届研究生代表大会代表,工作周期内院研会获评同济大学优秀学院研究生会;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一等奖、同济大学2023年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等。

李博年同学被拟录用为上海市2024年度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拟录用单位为上海市杨浦区,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择业目标,以建设人民城市为己任不懈奋斗,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访谈内容

“不管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用心去做”

SICIP果汁君:平时会容易焦虑吗?怎样克服同辈压力带来的焦虑呢?

李博年:其实是经常会焦虑的,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一件好事。感到焦虑实际上意味着存在一种提升自我的内驱力,在困难面前是选择克服困难而不是摆烂被困难克服。人往高处走,得克服重力做功,要是这事儿那么简单就不会有人焦虑了。我想可能重点在于首先不要因为焦虑而焦虑,把关注点放在怎么去做上会更好一些。

至于同辈压力,其实也经常会有,可能是因为身边的同学们都很厉害……要克服这种焦虑,我的做法是先摆正心态,因为我感觉我们所感到的同辈压力往往是在脑海中虚拟出一个人,然后这个人拥有让我们感到焦虑的所有同辈的优点和长处。比如我朋友张三拿的国奖,李四发的核心期刊,王五拿的大厂offer,然后我就想象出了一个拿了国奖、发了核心期刊、拿了大厂offer的小明,然后用自己去和这个小明比,那怎么可能不焦虑呢?所以首先是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专业点说叫祛魅,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焦虑,另一方面也能给自己一种迎头赶上的勇气。也想拿国奖就去请教张三怎么做的,想发核心期刊就去请教李四,然后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些事情,有不断努力的过程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SICIP果汁君:平时会参加课外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课外活动对研究生而言是否有必要?

李博年:我参加的课外活动应该算是挺多的,会写小说写散文发公众号,做b站up主发发视频,经常去看电影,参加话剧社当演员拍了5部话剧,有空去游泳射箭羽毛球什么的。我觉得要不要参加课外活动这件事因人而异,我属于那种比较爱玩,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人,参加这些课外活动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放松,也是很宝贵的经历。我会感觉如果回想大学期间我的生活只有学习和学习的衍生活动,那未免太单调了一点,何况在大学里做很多事情的成本是远低于身处社会之后的,低成本允许我做更多的尝试,而更多的尝试才会有更多的体验,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参加课外活动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两个前提:其一是不要本末倒置,课外活动如果在时间、精力上和课业学习冲突,还是要以课业为主。就像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的,先把作业写完了再去玩,正事做完做好再考虑别的;其二是凡事用心去做,如果要做课外活动就要把它做好,用心投入其中,没准会在未来道路上某个节点给你惊喜,否则就成了无端的空耗时间,就很没劲了。

SICIP果汁君:考公的具体时间节点与个人复习节奏规划是怎样的呢?

李博年:中央和地方选调的笔试大约在研三之初的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寒假左右,国考笔试大约在11月,省考一般在这之后。上海选调笔试在9月底,市考在12月初。面试上选调节奏比较快,笔试成绩公布后很快就会开展面试,国考省考准备的时间就比较多,应该会隔开一个寒假。

复习节奏的话,我觉得也是因人而异的,比较看个人情况。我自己的话高中是理工科,本科是行政管理专业,有一些基础在,做学生工作时接受过一些公文写作训练,逻辑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和数学能力也都还可以。一开始的时候我想以市考为主,选调为辅,所以9月才开始复习笔试内容,当时觉得时间不多了所以没有听课,以看书和做题为主。在复习的过程中会插入选调的面试,所以中间还要腾出时间来准备面试,面试结束后又回到笔试复习,整体复习周期差不多3个月,专注笔试的复习时间差不多有两个月。建议各位学弟学妹最好在研二下学期先考虑一下自己要不要考公,要考哪里,考什么方向,提前了解一下公考的基本模式,如果能用手机简单刷刷题就更好了。如果是打算选调为主,建议暑假之前就开始复习;以国省考为主的话可以稍微晚一些,秋季开学开始复习。最好能在秋季学期来临之前将论文、实习、科研项目等等学习工作结束掉,这样后面可以相对更投入到复习中,保证复习状态。总之复习的时间可能永远也不够,进笔试考场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复习得不是很充分,所以尽可能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会比较有底气。

SICIP果汁君:如何平衡考公与毕业论文呢?

李博年:这个问题有点尴尬,我其实平衡得不是很好,做个反面教材吧。我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偏理论,在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看了一些文献和专著,梳理了一下思路就去准备考公了,一直到市考笔试结束才回过头来写论文。但是前期梳理的思路可能并不完善,加上这半年可能又有学者提出新的观点,导致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有些手忙脚乱的,急匆匆地拿出一份论文,理所应当地受到了预答辩老师的批评,理所应当地加班加点熬夜修改论文。

其实回想之前的经历时,当时的我总会觉得写论文是非常神圣的事情,第一份初稿就必须完美无瑕了,所以迟迟没有动笔。但是现在来看完全不是这样,就像我们学院很多老师强调的那样,好的论文是改出来的。第一份论文初稿是不可能当作最终版本答辩上传归档的,这中间必然要经过很多次修改。而只有留给自己充足的修改时间,才能够拿出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所以还是建议各位学弟学妹最好能在秋季学期开始之前将论文初稿完成,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如果因为实习或者其他原因没办法在开始复习之前就完成论文初稿,我的建议是和导师沟通好实际情况,并做好压缩休息时间加班写论文的心理准备。

SICIP果汁君:如何看待公务员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同?在做职业选择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呢?

李博年:可能大家一想到公务员的不同,立刻浮现在脑海里的是朝九晚五,双休假期,上班摸鱼,下班happy。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地方的公务员其实都很忙碌,据传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20级姓双口的学长每天都后半夜下班,所以“考上公务员就轻松了”这句话在我看来就和“考上大学就可以随便玩了”一样毫无可信度。

在我看来,公务员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最大的不同在服务的对象上。有人选择去企业,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公司,工作的出发点是公司的盈利;有人选择去律所,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客户,工作的出发点是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有人选择读博,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学术界,能够用自己的工作为这个领域作出贡献。公务员服务的对象是人民,英语里有一个词叫public servant,公仆,也就是说做公务员就是要为人民做事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这是选择公务员职业道路最需要首先考虑的一件事:我具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吗?我想要调研人民生活的痛点问题并付出努力解决它们吗?我能够接受在夜半三更时被派遣调停吵架的居民吗?我能够仔细甄别每一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呈递的证据并作出公正的判决吗?我觉得只有在这一点上足够坚定,才具备了选择公务员作为职业道路的基础。

SICIP果汁君:最后还有什么话想送给大家吗?

李博年:最想和大家说的还是“用心去做”四个字。大家都是研究生了,在做的、想做的、将做的都不相同,但我觉得不管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用心去做吧。用心去科研,用心去求职,用心去备考,用心去放松,用心去生活。像我在用心地接受采访,像你在用心地看这段文字。

最后的最后再祝福大家一下,无论你身处何地,将去往何方,都希望你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上一篇:舒颖

下一篇:陈峻蒲

关闭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衷和楼10-11楼

电话:0086-021-65983113

邮编:sicip@tongji.edu.cn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203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