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 四项改革新举措 持续深化“放管服”
发布时间:2021-05-13        浏览次数:693

进一步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促进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开放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新举措,更大便利创业创新,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

业内专家表示,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是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的重要方式,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四项新举措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发明专利和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分别压缩至20个月和14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个月,提前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商标审查周期压缩目标。专利、商标业务全面实现网上服务,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分别达到98.8%和98.0%。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今年底前将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由8个月压缩至7个月。推进专利优先审查和质押登记电子申请全程网办,推行商标电子注册证和专利电子证书,明显压缩发明专利和电子申请的商标变更续展审查周期。在商标和专利质押登记、专业代理机构执业许可等审批中推行告知承诺制。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毛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一步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是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知识产权申请、审查、保护等程序形式和手段变化的需要,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知识产权审查机构的需要,专利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的改善,能够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有力保障。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提高知识产权质量。纠正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作为享受奖励或资质资格评定政策的主要条件,全面取消对商标和专利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着力营造潜心研究氛围,促进多出基础性、原创性成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董涛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重视知识产权质量,为国家和各地方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有助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数据资源是一座金矿。近年来,为提高社会公众获取数据的便利性,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扩大专利数据开放范围。“十三五”期间累计公开专利、商标文书99.5万件。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开放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助力企业研发创新。“知识产权数据是企业创新研发与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的基础资源,能够有效助力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高预测预警创新风险能力,优化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毛昊表示,随着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新举措的落实,需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数据置信度和公信力,推广通用知识产权数据标准、提升知识产权数据的可移植性。

“放管服”改革需要放管结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依法打击违法违规代理和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

“改革要做到该放的放,该管的管,该服务的服务到位。”董涛认为,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必将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

  

文中专家观点仅代表其个人。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李倩

责任编辑:吕可珂  编辑:曹雅晖  审校:崔静思 蔡莹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TzIQeVeZjLykApOW0Fo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