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声策|都在瞄准“高精尖”,谁来解决“老大难”?
发布时间:2020-09-04        浏览次数:215

以下文章来源于“爱科创微信公众平台”,作者:任声策  

我国科技创新既要“高精尖”,也要“补短板”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日趋凸显。当前,两类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意义重大,一类主要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突破,不妨谓之“高精尖”;另一类主要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的技术突破,包括“补短板”。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和科技竞争局势发展,“补短板”已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补短板”补的正是这种关键核心技术,这种技术通常已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发挥着重要影响。表面上看,“补短板”相对“高精尖”其实更容易实现,毕竟问题相对更加明确,也存在参考技术,这比世界科技前沿中从无到有的科技突破不确定性也更低。然而,事实表明,“补短板”并非易事,若无足够重视,“补短板”或成为“老大难”。

防止“补短板”成为“老大难”,重在机制和文化

那么,“补短板”要重视什么呢?“补短板”的难点又在哪里?相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重视的是机制和文化。毕竟相对两弹一星时代,我们在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方面均有显著进步,但是当今未必有相对那个时代更好的“补短板”机制和文化。事实上,当前科技创新生态中的机制和文化或已偏离“补短板”,过度倾向于“高精尖”,这种机制和文化才是“补短板”沦为“老大难”的顽疾。试想,在当前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文化里,“补短板”问题虽然已较为明确,但这类问题进入国家和各地主要科技计划项目的相对数量多少、比例多大?这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补短板”科技资源投入的相对规模和比例。显然,这类“补短板”问题在确立选题的讨论中或者在申请评审过程中最终很可能不敌“高精尖”,原因何在?主要是机制和文化。例如,我国科技成果鉴定中使用的"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不同等级制度,很大可能已在科技创新领域逐渐形成“国际领先”一定优于“国内领先”的意识,但是鉴于“补短板”项目的属性,这种意识很可能与“补短板”目标背道而驰,毕竟,“补短板”项目成果很可能一时难以达到国际领先,从而降低科研工作者对“补短板”的热情、学术社区对这些工作的认同。

事实上,当前科技创新生态中的机制文化过度倾向“高精尖”、偏离“补短板”体现在多个方面体现。前述的例子是科技计划和项目评审中的偏离“补短板”情形,另一种偏离“补短板”情形主要可归集于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当前,对科研组织、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评价的导向始终离不开成果,包括成果质量、成果数量,以及各类人才数量,这些又与时间、年龄高度关联。这种评价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我们必须注意其不良影响。即使有关破四唯、五唯已得到举国上下重视,当前这种机制和文化的终极指向仍是:快速产出高质量成果,破旧立新相当不易。

当前科技创新机制和文化难以适应“补短板”

“补短板”研究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其研究成果明显不同于“高精尖”研究:一是实际价值高,理论价值不一定有那么高,因为其往往是一种替代技术,也有相关在先技术存在。二是发表论文相对更难,毕竟类似理论研究成果或已在多年前有所发表,或已并非理论前沿问题。三是申请专利相对更难,因为在先技术或已申请专利。四是持续时间较长。

“补短板”研究成果的这四个特征难以适应当前科技创新生态中的机制和文化。以一位优秀科研工作者为例,在当前机制和文化中,他的首要目标或是希望被选拔为国家某一类人才,通常这类选拔需要在某个年龄之前拥有某些成果,为此,他需要尽快多出高质量成果,可见,“快”、“多”、“高质量”的关键性,但是“补短板”研究的成果恰恰很可能是“慢”、“少”;如果他未打算参与某类人才选拔,也同样面临着各类考核评价,而“尽快多出高质量成果”仍是考核评价中的关键,因为科研组织和科研项目管理机构也面临同样的被评价评估的问题。当然,我们不排除存在部分不受“尽快多出高质量成果”困扰的科研人员,但也不难估计其为少数。

“补短板”需要什么样的机制和文化

显然,我们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文化需要兼顾“高精尖”和“补短板”。当前科技创新生态中,“多”、“快”出高质量成果的机制和文化,是背离“补短板”科研的,或会打击组织、个人等科技创新主体从事“补短板”研究的积极性、或提升了组织开展“补短板”研究的难度。在“补短板”十分重要的当下,需要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的机制和文化体现更多“补短板”导向,发展出一种适合“补短板”的机制和文化。首先,国家及省市科技创新规划及科技计划项目中应给予“补短板”研究应有重视。二是强化“补短板”研究的动力机制,通过在科技评价机制中融入适应“补短板”研究的成果“少”、“慢”等特征的对应措施,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三是建立“补短板”能力机制,通过在科技计划项目和资源配置中给予“补短板”研究更多支持。四是需要在科研创新生态中倡导一种长期文化,倡导“板凳宁坐十年冷”的冷板凳精神。最后,“补短板”研究还需要情怀,从事“补短板”研究的创新主体需要有家国情怀,需要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的精神,但“补短板”又不能仅依靠情怀,必须有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文化。

总之,“补短板”已成为当务之急,“补短板”也绝非易事。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生态中的机制和文化过度倾向“高精尖”、偏离“补短板”,有可能使得“补短板”成为“老大难”。因此,需要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的机制和文化建设体现更多“补短板”导向,发展出一种同时适合“补短板”的机制和文化。甚至可以发起“补短板”工程,落实“补短板”责任,建立兼容“高精尖”与“补短板”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文化。

| 作者:任声策,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