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不仅是学生学术上的启明星,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为弘扬尊师重教、尊重科学的治学精神;抒发热爱导师、热爱专业的真挚情感;展示教书育人、授业解惑的崇高使命;传承自强不息、严谨治学的同济精神,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事迹征集活动,广泛动员、加强宣传,激发导师教书育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情怀,推进良好学风和教风建设。
●难忘至真师生情谊
简介
宋晓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法律保护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卫生法学会医药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宋晓亭老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长远的目光关注着我国医药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在医药知识产权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德学双鑫,治学榜样
在去年得知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结果后,我提前到校进行课题研究。第一天,拿着老师之前为我申请住宿的报送单去办理入住手续之后,我看到诺大的一张表里写着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其中有句“X老师您好!能否为齐立文同学配备校园卡,这样她吃饭会方便些。”当时我看到这句话后感动至深,拍了照发给爸妈看让他们放心,那张表至今一直保存在手机相册。第二天,宋老师带我去找合适的学习室并联系老师开了门禁,中午还带我去食堂吃饭,一路上向我介绍校园里的食堂、图书馆、操场等方位。考虑到我是北方人,还特意带我去吃面。当天下午五点左右他又过来嘱咐我可以先熟悉校园环境,其他的事情先不要急,可以慢慢来。
平时在和宋老师的接触中也很开心。比如出差候机时一起去VR体验馆,结果被机组喊名字让抓紧登机;在出差途中我也向老师学习,阅读英文报纸;感到可能晕机时,老师会提醒我伸胳膊踢腿多走动;在食堂吃饭时注意就餐礼仪,不打扰到下一位同学就餐;组会时宋老师也会看的出来哪位同学是不是病了,然后推荐疗效好的药……虽然我才入学不到一年,但这样让人感动的事情讲也讲不完。凡此种种,皆记在心。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不负师恩。
——19级博士班 齐立文
●自由深邃的学术思想
简介
单晓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知识产权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
春风化雨,循循善诱
单晓光老师是我的导师。他治学严谨,在国内知识产权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科研成果及相关论著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曾受邀赴布鲁塞尔参加第四次中欧创新合作对话,代表中方专家组做了题为“深化中欧知识产权合作,共迎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大会发言。
单老师善于将其学术思想与学术研究方法传授给我们,激发我们的研究兴趣,培养我们的学习思考能力,引导我们思考学术问题,在研究方向上给予我们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我发展空间。在论文开题和研究的过程中,单老师总是能一语中的,简明扼要地指出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给我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及后续完善的思路和方向。在去年国际会议答辩前夕,单老师专门组织模拟答辩会,从幻灯片的格式到如何清楚的阐述研究问题等都对我们进行了一对一指导。同时,单老师言传身教,鼓励我们加强国际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和学习实践活动,力争成为国际化高端知识产权人才。
——18级wipo班 刘海睿
●自由深邃的学术思想
简介
朱雪忠,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知识产权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兼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多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并免于结题,曾荣获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贡献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的导师是朱雪忠老师,他是一位学术严谨、认真负责的好导师!朱老师给我们创造了学术交流的环境。在每周一次的同门会上,我们都可以自由的展示研究进度和想法。朱老师作为我们的“大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理清我们的问题和疑惑,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带给我们许多的启发与思考。
最近正是硕士论文的开题阶段,我三番五次地与朱老师沟通论文选题和选题报告,他总能及时答复我的邮件,留给我许多修改报告的时间。同时,朱老师也总是一针见血指出我的问题,引导我思考而不是填鸭式告诉我应当怎么做,这正体现了他高超的学术水平。除此之外,他是个非常严谨的导师。我提交的选题报告中有许多小错误,例如文中出现错别字,或是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等,他总能迅速发现并为我指出与改正。最开始我对选题感到一知半解,在朱老师的点拨下,所有的问题都逐渐想得清清楚楚,我真的非常感谢他。
朱老师桃李满天下,具有大家之风,担得起“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的称号。
——19级wipo班 邢婕
●坚韧不拔的科学态度
简介
刘晓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拜耳知识产权基金教席主持教授,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副会长,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突出荣誉。
立德树人,严谨求实
我的导师是刘晓海教授,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教学科研岗位,研究问题深入,对待学术严谨且睿智,令我深深折服。我参加过刘晓海老师主持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他思维理性且活跃,往往能准确地发现学生在论文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帮助学生完善论文。在平时,刘老师还会带领我们一起做课题研究,传授我们研究方法,如如何检索、翻译外国文献等。对待论文写作,刘老师要求十分严格,教导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多关注、了解域外相关研究。在细节方面,刘老师也时常指出我在论文写作中的格式、语言等问题并教导我要注意细节。此外,刘老师的务实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我,“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在各类论坛讲座中,更是时常见到他独到且“接地气”的专业见解,为社会贡献智慧与思想,更传递法治之温度与能量,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匿名
●朴实无华的高尚品德
简介
程德理,教授,管理学博士,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杂志审稿人、编委,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
竭心尽力,涵养深厚
程德理老师是我的导师。他作为学院国际班班主任,十分关注我们的思政教育,他积极向国际学生宣传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优越性,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推广科技、文化、法制领域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程老师急学生所需,为了给我们提供非常多的交流学习机会,积极联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安排我们前往参观、观摩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级学风建设健康、积极、向上。中外学生都十分尊敬爱戴他,他也受到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高度赞扬。另外,程老师在论文指导方面对我也十分耐心,经常与我交流论文写作的心得,告知我论文阅读以及写作方法。由于我在国外留学,面对疫情困难,程老师经常与我联络,关心我、鼓励我,并告诉我说,如果有任何困难一定要告诉他,他会帮助我解决,这让我十分感动。
——17级wipo班 赵丽丽
●难忘至真的师生情谊
简介
姜南,副教授,博士,现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兼任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会成员,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知性聪慧,沉稳幽默
每次组会结束姜南老师都会问大家最近有困难吗,有困难提出来她会尽力帮助。她也会在我们不懂选题、毫无头绪的时候给予鼓励,告诉我们她当时的经验和感受,没有严厉的责怪,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耐心。我很庆幸拥有这样一个知性聪慧、亦师亦友的好导师。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姜老师问我一切都还习惯吗,上海没有午休,节奏很紧张,要注意调整作息保持身体健康才是。这让我一个外地学生倍感亲切,和她之间被师生滤镜隔开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之后的生活中,我看到了她作为学者的一丝不苟、严谨求实,作为导师的平易近人、沉稳风趣。疫情在家期间,姜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分享好的文章资料到微信群,并附幽默提醒一句,“无聊的话可以多看看论文”。对姜老师,我有尊敬、有欣赏。我尊敬她不仅爱学生,更理解学生;欣赏她的知性优雅,大气沉稳。她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传递着一种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希望这股力量可以支撑我在学术道路上走很久很久。
——19级中文班 樊蕊
●坚韧不拔的科学态度
简介
于馨淼,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入选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主持中欧创新合作等省部级课题6项。
一展胸中抱负,呕心沥血钻研
我的导师是于馨淼老师,于老师在学术方面的潜心研究填补国内对欧盟经济法及中欧反垄断法比较领域的空白,汇数年心血,翻译本德·吕特斯与阿斯翠德·施达徳勒的《民法总论》,独著《欧盟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研究》,《我国反垄断法国际合作的模式选择》等多部专著,以欧盟反垄断法为研究基础,深入挖掘,始终走在学术前沿。
于老师与我们在微信上交流时特别喜欢用表情包,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人,同学们都十分喜欢他。于老师循循善诱,面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信手拈来;因材施教,充分给予我们自我成长的空间。时常鼓励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安心学习研究,珍惜研究生期间宝贵时光。于老师还致力于中欧文化交流、学术交流:一方面,他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等大学用德语讲授中国法,将中国法律智慧带向世界;另一方面,其促成我国与WIPO合作硕士项目,不断为国家输送高端法律人才,提供国际平台,让我们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远。于老师作为学院副院长,其兢兢业业,奉献自我,牺牲自身提高科研能力的时间,呕心沥血,促成学院国际化发展,使我肃然起敬。
——19级中文班 王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