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进取 探索与传承科学家精神 | 国知院学生党支部赴上海院士风采馆学习座谈
发布时间:2024-06-25        浏览次数:10

2024年6月25日上午,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研究生第一、第二及第三党支部赴上海院士风采馆深入探索与传承科学家精神,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开展联组学习。

上海院士风采馆由市委组织部和杨浦区委联合共建而成,是全国首家集中展示两院院士风采为主题的展馆。全馆综合展示了在上海生活工作的300余位两院院士的科技风采和崇高精神,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后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成立的发展历程,同学们不仅学习了院士们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更感受到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参观后,由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冯振华领学,各支部党员结合知识产权助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展开交流学习心得。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将积极投身科技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和知产力量。林旻老师做总结发言并指出,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要厚植爱党报国的情怀,时刻胸怀“国之大者”,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坚定勇攀高峰的志向,全心投入,不畏艰难,持之以恒;要紧盯世界科技前沿,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作为青年党员,更要肩负责任,在终身学习中成就一番事业。

学习心得

从实验室的理论创新到实际的产业变革,离不开技术人员从0到1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知识产权规划布局和保驾护航。作为未来的知识产权从业者,我深切感受到到祖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为自己成长新时代倍感荣幸与自豪,更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青年、对党员的使命指引与召唤。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杨卓欣

院士是我们国家千千万万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科研工作者中最耀眼的符号。科学家秉持对工作“求真务实”的平常心、对事业“小我融入大我”的进取心、对生活保持热爱与奋斗的年轻心,铆着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劲、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倔劲和“四两破千金”的巧劲,有着“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努力方向”的信念和“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的”的坚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先生,因国家需要从“初恋桥梁结构”转投地下结构领域,埋首耕耘一甲子,终成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从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到国内首座海底隧道,再到港珠澳大桥,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凝结着他卓著的智慧和辛勤汗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将完成对社会、对国家的承诺,不留遗憾。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魏槟泽

科学家,是思想的探索者,是知识的创造者,更是社会进步的引领者。他们用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努力,为人类的发展和幸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参观院士风采馆,学习科学家精神,就是学习他们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等品质,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氛围,共同为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青年学子要秉持着赤诚的爱国之心,胸怀祖国,在攻克难题中发散思维,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探索“无人区”;在学习工作中敢于质疑,以追求真理为原则,解放思想,在潜心研究中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无私奉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心无旁骛地在学习科研路上笃志前行。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梁珂馨

科学家们具有开放进取的创新精神。他们善于跳出固有思维,勇于颠覆常规,相信创新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正是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我们的国家在诸多领域领跑全球。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弘扬这种科学家精神。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像他们那样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只要保持谦逊、善学、勇于担当的态度,必能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为之努力奋斗!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韩琦

科学是无止境的前沿。科技造福千家万户,成就生活之美。探索科学真理的漫漫征程上充满荆棘与挑战。院士们淡泊名利、生活简朴,精神世界极为富有,院士们终其一生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院士的智慧是无止境前沿中闪烁的星光。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追随这些光,深感责任在肩、任重道远,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科技薪火。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李鹏媛

撰稿:孙梦菲

审核:林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