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挑战”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召开
发布时间:2019-08-09        浏览次数:366

2019年8月8日下午,“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挑战”学术系列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召开。本次会议获得了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法律及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的支持,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博士后人员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始,有关专家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强调了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完成本交叉研究的意义与思路。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人工智能重点领域学科交叉的重大项目,本课题要以第四次科技革命与法律的变革为着眼点,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前沿科学难题,紧跟自主与感知、智能与涌现、协同与群智三大方向的科研进展,结合法理学、哲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基础,挖掘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挑战中的真问题,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制度支撑。在研究过程中,要利用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德国马普创新与竞争研究所等机构之间长期深厚的合作基础,与国际领先的研究团队保持同步与互动。

有关专家还表示,本课题研究要追踪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的原始创新性科技研究成果,密切关注智能交通、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变革,回应与此相关的法律与知识产权问题,将项目打造成人工智能重点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典范,为“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的建设提供助力,同时完成培养多名具有人工智能法学基础研究和交叉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的任务。

会上,电子与信息工领域的专家从技术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与发展现状,从自主与感知、智能与涌现、协同与群智三大方向展开讲解了超材料感知、多尺度融合、类自然计算、自主智能体、生机电共融、自主与交互、异构与决策、多体与协同、类脑与仿生等研究,并着重介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与无人驾驶相关技术,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其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随后,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分别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法律及知识产权领域研究重点、争议问题、创新思路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会成员进行了充分交流。经过积极讨论,就本课题的主要问题、研究规划、交流机制等形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首先充分明确人工智能的技术背景,以及在此基础上围绕主体问题、算法的属性与保护、数据的获取与规制,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方向等关键问题展开交叉研究的思路,为后续有效开展协作研究、形成扎实成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