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强国战略路径研究”暨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研讨会在同济大学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18-01-05        浏览次数:643

201815日上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强国战略路径研究启动仪式暨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成功举行。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同济大学校长助理雷星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主任李安方、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毛昊、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原局长朱宇、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严睿、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陈强、复旦大学马忠法教授、华东政法大学何敏教授、上海大学许春明教授、企业界代表、项目首席专家单晓光教授等学界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博士生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李建昌书记主持。


启动仪式上,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指出,同济大学虽然以工科见长,但目前正大力发展社会科学,利用传统优势领域开辟具有同济特色的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国家战略和智库发展贡献同济力量,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最重要的方面。近年来,同济大学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量不断上升,对于同济文科是很好的推动。今天的开题会以“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为主题,希望诸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结合同济大学多学科交叉研究,把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进一步做大做强。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李安方主任对本项目的立项表示祝贺。他指出,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先后拿到三个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非常不容易。上海市的品牌建设都与知识产权相关,学院要进一步为上海发展和国家战略做出贡献。李安方建议,一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是学科评估的主要指标,同济大学应争取更多重大项目,更多学科进入A级学科;二是应注重在知识产权领域建立话语权;三是上海市哲社办将积极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单晓光教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学校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单晓光介绍道,项目以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为背景,课题组前期为本项目的推进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WTO框架下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如何优化”(2004)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课题”(2012),核心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获第八届全国知识产权(专利)优秀调研报告暨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13)。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有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在201512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后,单晓光教授对项目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团队一一做了介绍。


在专家研讨环节,各位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围绕知识产权驱动经济增长进行深入研讨。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毛昊指出,目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各级政府文件的高频词汇,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还有一些科学规律没有准确识别,同时应进一步研究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法律政策能否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他建议:一是建立中国本土化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度量指标;二是明确知识产权密集度是否应当作为政府资源投入的唯一指标;三是要从产业融合视角为知识产权综合体制管理改革提供经验数据。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原局长朱宇指出,江苏省历来关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课题组前期已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下一步应当落到操作层面。他建议:一是加强统计研究;二是关注地方政府如何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尤其应在宏观政策指导下提出若干可操作的政策工具。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主任严睿表示,第一应当用权威数据进行研究,明确知识产权对经济的贡献究竟是多少;二是进一步厘清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概念,除了数量维度,是否还要增加其他维度;三是不能忽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动态变动,加强与欧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竞合关系研究等。

华东政法大学何敏教授提议,一是课题组应高度关注专利质与量的问题;二是要注重产业发展本身的规律,处理好密集度、产业客观规律、重点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三是项目研究偏宏观,未来应对国家政策有所影响。

上海大学许春明教授建议,第一要精准识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进一步从政策概念转变为经济概念;第二要多关注除专利密集型产业之外的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的研究;第三要加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二维实证化研究。项目开展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处理好国际借鉴与中国特色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宏观、中观、微观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协同密集与单项密集的关系。

复旦大学马忠法教授建议,课题组要适当加强对商标密集型产业的研究,其次要加强对亚洲邻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日本、韩国)的比较研究,最后,项目的落脚点不能仅停留在政策和法律体系上,应拓宽视野,加强对经济的分析。

西门子(上海)知识产权经理姜向伟表示,只有高质量专利才能激发经济增长,因此要注意区分专利的质量,此外,课题组在数据可得的情况下应进一步考虑know-how的密集度。

中微半导体企业法务及知识产权执行总监姜银鑫建议,课题组要从宏观视角研究如何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要加强国际化视野,政策建议应充分考虑到未来数十年中国企业的成长与突破型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研究中国是否可以发起类似美国“337调查”的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调查。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朱雪忠教授表示,项目的获批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集聚精力按时完成既定研究计划;同时,课题组也为所有研究人员、企业界搭建了一个自由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扩大宣传。

同济大学雷星晖教授认为,课题不仅要为国家服务,更应当为上海市服务。课题组要关注上海新近发布的“2035年规划”和科创中心建设规划;经济指标不是唯一的,课题组不可忽视知识产权的社会效益。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刘晓海教授表示,随着智能化和工业4.0的发展,要重新审视以人均专利数量为核心的密度指标。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国情境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研究。

课题组认真听取了各位领导和专家对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将为本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