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近年来,东北制造业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提升。当下,“高质量发展”目标按下了新型工业化的“快进键”,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构建是推进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东北在诸多领域取得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新成就。同时,作为中国制造业基地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区域,东北三省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也卓有成效,先后制订发布了强省建设方案,推动了东北地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切实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层面为东北的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能。
然而,东北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些企业虽研发出了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但未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致使研发成果被盗用,丧失了先发优势。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维权渠道不畅,缺乏有效保护机制。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欠缺,存在知识产权“不懂、不重视、不运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传统重工业在东北地区曾经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下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东北全面振兴过程中以发展的方式解决。新型工业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不断适应时代变革和科技进步,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进程,新型工业化强调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性化这几个要素。“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产业兴。”未来,新型工业化将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方面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大有可为,具体来说:
一是有利于推动东北传统工业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知识产权制度与新兴工业化相结合,有助于东北的钢铁、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持续引进先进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东北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是有利于东北地区大力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在所有生产要素中,高端技术、高层次人才、专利等要素较之土地、资金、一般劳动力等要素属于高级要素,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既可以使东北不断吸引国内外高端技术和人才前来投资和发展,又能防止东北的本土技术流失和被侵权,提升东北在全球创新价值链的地位。
三是有利于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工业化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化、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技术、经济、创新”协同发展中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企业更好地参与和规范国际经贸活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增强东北三省整体区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