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2024年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省部级)《科技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与人才流动的协同策略研究》(24692109900),在研。
主持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浦东新区侵犯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服务项目》(wh0070420241118),在研。
主持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浦东新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应对服务指引可行性研究法律服务》(wh0070420242406),结项。
主持2024年“同济大学德国与欧洲科技创新战略智库报告系列”《德国网络安全法律战略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2024DYZKCB003A),在研。
主持2024年同济大学研究生线上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专题》(KCJP2420),在研。
主持2021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项目《侵犯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结项。
主持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强保护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一体化研究》(国家级),项目编号:18CFX067,结项。
主持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2018年度专项研究《知识产权案件行刑衔接问题研究》(省部级),结项。
主持201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反腐败追逃追赃司法合作机制研究》之子课题一“涉及内地与香港外逃腐败犯罪的类型与防控机制研究”(国家级),项目编号:17JZDW02,结项。
主持2017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知识产权检察机构专门化研究》(省部级),项目编号:GJ2017D20,结项。
主持2017年校级人文社科“中德智库”基金项目《G20框架下中德知识产权刑事保护长效合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701219073,结项。
主持2014年教育部第48批“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基于中德刑事法律比较研究对完善我国有组织犯罪立法之谏言》(省部级),项目编号:07012410001,结项。
主持2014年校级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背信类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研究》,项目编号:0701219039,结项。
参与2022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法律适用问题研究》,结项。
参与2020年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计划项目《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知识产权刑事立法的协调和完善研究》(省部级),结项。
参与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空间商标冒用行为的刑法应对研究》(省部级),项目编号:L17CFX005,结项。
参与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信息化条件下特大城市犯罪治理研究》(国家级),项目编号:17BFX188,结项。
参与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A061,结项。
参与2016年教育部项目《中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YBZFS201602,结项。
其中主持并结项且有不同程度转化的课题有:
2018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强保护背景下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一体化研究》,研究成果将以专著形式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专项研究《知识产权案件”行刑衔接”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为2020年8月7日国务院令第730号新修改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新增关于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案件行刑衔接工作的特别规定提供理论支撑。
2018年主持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知识产权检察机构专门化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促成了2020年起最高检及全国各地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的成立,直至今年4月,上海市检察院第十二检察部即知识产权检察部揭牌成立,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提供更高标准的检察服务保障。
2021年主持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课题《侵犯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即为同年9月上海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海关9个部门联合签署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协作意见》。
谢焱、叶知秋:《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域外效力研究》,载《电子知识产权》,2024年第11期。
谢焱:《知识产权“三审合一”:从“法秩序统一”到“多元化纠纷解决》,载《人民司法》,2024年第23辑。
谢焱:《构建多维保护机制,助力守好商业秘密》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24年8月14日,第11版。
谢焱、马凯旋:《深度链接行为的违法性证成:从侵权到犯罪》,载《经济刑法》2024年第23辑。
谢焱:《商业秘密刑事条款与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衔接》,载《交大法学》,2020年第4期。
谢焱:《论社会危害性认识在经济刑法中的适用》,载《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2期。
Yan Xie:Probleme der Kriminalisierung und Entkriminalisierung des sozialschaedlichen Wirtschaftsverhaltens in China, in:Festschrift für Rudolf Rengier zum 70. Geburtstag,Verlag C.H.BECK(2018), S.503-510.
谢焱:《背信罪的法益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1期。
谢焱:《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行为的刑法适用与完善》,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谢焱:《“以营利为目的”在网络著作权案件中的刑法适用》,载《东方法学》,2017年第4期。
谢焱:《知识产权刑法法益分析》,载《北方法学》,2017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D414《刑事法学》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谢焱:《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理论证成和路径选择》,载《电子知识产权》,2017年第11期。
谢焱:《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罪的刑事责任认定》,载《刑法论丛》,2017年第2期。
谢焱:《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公法定位》,载《刑法评论》,2017年10月。
谢焱:《销售盗版作品行为的刑法适用》,载《经济刑法》,2017年第1期(总第17期)。
谢焱、黄先驰:《复杂罪过:交通肇事罪共犯的理论支撑》,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谢焱:《银行“飞单”案的刑法适用逻辑》,载《时代变迁与刑法现代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2017年11月。
谢焱:《论经济违法行为出入罪的考量》,载《中国刑法改革与适用研究》,2016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谢焱、金泽刚:《论网络“寻衅滋事”的性质与适用问题——以刑法的谦抑性为视角》,载《现代刑法学的使命(下卷)》,2014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The Criminal Issue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 The Boundary between Private Lending and Illegal Fundraising, in: Rechtliche Funktions bedingungen von Märkten und Formen der Konfliktbeilegung in China und Europa,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