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务学工
光影铸信仰,蓝星映初心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党委开展《窗外是蓝星》电影主题党课

发布日期:2025-11-12浏览次数:

2025年11月7日,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党委组织开展“电影党课”主题党日活动,观看我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师生党员齐聚影院,在一场充满中国式太空美学的非凡旅程中,共同接受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洗礼,以光影为媒感悟科技力量与人文情怀,在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中明晰专业担当,将航天精神与知识产权专业使命深度融合。

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旻在观影前致辞:“影片中航天人攻克设备适配、长期驻留等技术难关的执着,与我们知识产权工作者守护创新成果的使命高度契合。希望大家在光影中读懂‘自主创新’的力量。”

“窗外是浩渺星空,窗内是初心使命。”正如影片中航天员所言“蓝星是探索的起点”,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的师生党员们也将以航天人为榜样,扎根知识产权领域,在科技创新保护、国际知识产权治理等方面主动作为,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为国担当的青春答卷。

观影后,师生党员展开热烈研讨,结合专业领域分享感悟:

•研三支部侯同学:《窗外是蓝星》不仅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人的勇气与智慧。影片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成就感到自豪,更激励着我们继续探索未知、追求梦想。其中,王亚平作为中国女性航天员,在太空中从容地进行舱外作业,她的独白温柔而坚定,展现了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卓越能力与独特魅力。她不仅是航天员,更是女性的榜样,启迪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祖国贡献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敢闯敢试,无论性别、年龄,都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窗外是蓝星》不仅是一部记录航天成就的影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研三支部毕同学:《窗外是蓝星》没有宏大叙事,却用安静的镜头讲述了一种令人动容的坚持。航天员不是在追逐掌声,而是在为理想默默付出全部时间与专注。电影镜头看似平淡,却特别有力量。长时间的孤独、严格的节奏和寂静的太空环境,不是高喊理想的“伟大”,而是一种一点一滴坚持下来的认真和热爱。航天员们在无声的太空中度过漫长的日夜,他们的每一次操作、每一次凝视,都像是一种对信念的守望。作为一名知识产权博士生,我对这种“长期主义”的力量格外共鸣。做研究没有太多高潮,更多是推翻、质疑、重建的循环,就像影片中反复的演练与校准。我们面对的不是星辰大海,而是复杂制度中的逻辑缝隙;不是失重环境,而是知识边界的模糊地带。但这份看似孤独的坚守,正是学术的本质。航天员在失重中摸索力的平衡,我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摸索研究的逻辑。很多时候,做研究并不是热血喷张,而是沉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一遍遍推翻自己的思路,再重建,再怀疑,再确认。这部电影没有喧嚣,却能让人在安静中回望自我。它让我重新思考:所谓“价值”,也许不在于多么响亮的口号,而是能否让“认真做事的人”被看见、被理解。每一个在自己岗位上坚持的人,无论是航天员,还是一个埋头写论文的学生,都是在为更远的地方、为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悄悄添一束光。

关闭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衷和楼10-11楼

电话:0086-021-65983113

邮编:sicip@tongji.edu.cn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203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