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上海市科委等陆续公示了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年度项目及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名单。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国知院)再创佳绩,有3项国家级、6项省部级年度基金项目入选。具体名单如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任声策
| 教授
| 专利诉讼时间影响周边企业创新效应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
常旭华
| 教授
| 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组织科研团队结构优化
与效能提升机制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党建伟
| 副教授
| “新三样”产业国际标准制定引领突破性创新的机制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
文家春
| 副教授
| 低质量专利抑制与筛除视角下申请人披露现有技术的政策效应研究
|
上海市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
|
常旭华
| 教授
| 上海科技服务业能级提升研究
|
程德理
| 教授
| 上海以专利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机制研究
|
谢焱
| 副教授
| 科技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与
人才流动的协同策略研究
|
王玉凯
| 助理教授
| 上海市促进创新人才合理流动的竞业限制制度完善研究
|
刘迪
| 助理研究员
| 标准必要专利视角下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出海的风险防范研究
|
国知院自2016年11月建院以来,已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面上/青年项目20项(在研7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青年项目14项(在研7项),全院承担在研国家级项目师资占比超过50%。此外,学院教师还承担了中宣部、最高院、最高检、外交部、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的各类项目50余项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各类项目40余项。在这些项目支持下,学院教师累计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50余篇,完成决策咨询专报120余篇,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知院聚焦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以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支撑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前沿理论型研究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学院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和大科学计划:与中国商飞公司共同成立“大飞机知识产权联合研究中心”;承担首个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并获得国务院批准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深时数字地球(DDE)大科学计划的知识产权专项研究。
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推进知识产权一级交叉学科建设,加强知识产权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交叉学科和国际化优势,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
撰稿:常旭华
审核:党建伟